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刘铭)当下正值高校毕业季,割韭菜大量应届大学毕业生上网求职。成都场监一些培训机构通过在知名网络短视频平台投放引流广告或内容进行直播授课推广,高新管局打着“包教包会,区市不会全额退款”“包就业”“七天快速回本”“为自己投资”等极具诱惑力的提醒宣传口号吸引消费者付费报名,但在收取高昂的小心型职训培训费用后不管不顾,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被新
6月25日,业技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汇总介绍了4种常见的割韭菜职业技能培训类别,提醒广大求职者和有技能提升需求的成都场监群体加以辨别,从而提高风险防范能力。高新管局
职业技能类
如“注册消防工程师证”等专业技术人员资格培训,区市该项考试报名需满足报名条件,提醒包括但不限于学历、小心型职训工作年限等。被新
该类培训的常见套路为: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宣传“低门槛-提供资源”,通过考证挂靠获利,由公司推荐企业进行证书挂靠,年挂靠收入在8万元至12万元;缴费之前承诺考不过全额退款,当消费者实际报名缴费后,才知自身并未达到报考条件,咨询工作人员后回复可以通过企业代报名方式进行报考,公司会帮助寻找企业,以该企业员工身份给消费者报名;针对该公司欺诈和违法违规行为,消费者要求退款和赔偿,商家便利用合同中不公平的格式条款限制消费者退款权利。
副业、兼职及其他职业技能培训类
如“播音配音”“游戏原画”“日系立绘”“剧本杀写作”“PS视频剪辑”“成人编程”“影视后期”等,经查询, 这类职业技能未列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由于没有其他更有力的法律法规约束而发展变异,导致乱象丛生。
该类商家营销手段和方式都如出一辙,具体为:通过短视频平台等渠道进行广告推广;以“零基础学,0元领取试听课程”“免费领取资料、体验课程”“关注加群”“视频评论区评论领取资料”“试看学习视频”等形式寻找意向客户;以“获取优惠名额,数量有限”为由催促缴纳定金锁定意向客户;对于未坚定报名的学员宣传“包教包会”“推荐兼职渠道、边学习边兼职”,同时展示虚假收入图片,让学员放下顾虑,加速推进成交。
通过逐步拿捏消费者心理,对于支付能力不足的消费者,以预期收益、减缓资金压力为由进一步劝导其分期贷款,分期贷款形式有三种:某支付平台的某呗;线上学习平台合作的第三方贷款机构;直接和培训机构推荐的第三方机构签订分期贷款合同。
缴费前后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别大,培训质量低劣,效果名不副实,学习环境无法得到保障,学员实际并未享受到商家承诺和在合同协议上约定的服务,要求退款和取消分期就被商家各种拖延处理。
短视频运营类
“一夜爆火”的刺激,短期快速致富的吸引,掉入“买课即实现盈利”的幻境,这些都有可能让消费者“心动变心痛”。一些机构声称“缴费报名即获得五大保障:保障一,无任何二次收费和其他消费;保障二,老师操盘带你至少运营到拥有一万或数十万不等的粉丝;保障三,对基础较差的同学,至少5000元保底收入,而基础好的同学,保底收入甚至能达到8000元;保障四,签订教学合同、加盖公司公章,支持开发票;保障五,学不会直接退款”。
看似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可在一些不良培训机构眼里,所谓的“亲自授课,帮推广”是需要消费者自己付费投流,所谓的“合同保障”并未提供有效联系方式,所谓的“优秀讲师”也有可能是虚假人设包装,所谓的“精品课程”也有可能是网络资源的整合拼接。检索多家网络投诉平台发现,这类投诉高达上百条,原因多为“商家无法联系”“拒绝退款”。
电商开店及运营类
此类纠纷主要为跨境电商代开店代运营退费纠纷。相关公司承诺“手把手一对一教学”“没开店成功可以退学费”“10天不回本即可全额退款”“帮助提高店铺订单量和人流量”“不用自己操作货源、运营,轻松开店,月入过万”,从而吸引消费者报名签约。
消费者缴纳代开店的相关费用以及课程培训费后,才发现并无实质培训内容,宣传说的电商开店教学、店铺装修美化、产品上架等各种操作培训,在合同上面却写的是咨询,商家实际也并未按照合同约定提供服务,只能由消费者自己看视频学习。培训公司工作人员对消费者提出的问题也不予解答,甚至态度相当恶劣,并且还推销其代运营业务,费用1万到3万元不等,谎称“在家坐等收益”。
经实际查询,相关公司存在征信问题且公司实际操作与承诺的服务并不匹配,待消费者反应过来要求退款时,要么拖延,要么要求扣违约金,更有甚者直接失联。其中的风险点在于,消费者缴纳代开店和代运营的相关费用,而商家实际并不具备实现承诺事项的资质和能力,且在代运营过程中可能涉及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等风险。由于营业执照信息和法定代表人均为消费者自身,一旦相关代开店代运营公司跑路失联,那么消费者最终将蒙受无法预估的损失。
责任编辑:李佳榕西单大悦城泡泡玛特Twinkle Twinkle“来自星星的礼物”主题展全国首展作为全国首批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试点之一,北京近年来将“首发经济”视为提振消费、提升城市商业魅力的重要战略。从《北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刘浩)5月13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公布新一批社区团购价格违法典型案例,涉及哄抬食用油、蔬菜等商品价格、价格欺诈、未明码标价等违法行为。据介绍,当前,随着社区团购的快速发展,为民生保 ...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记者徐文智)检查各类食品经营主体19290户次,发现问题隐患730个,完成整改615个,立案查处食品违法案件157起——这组数字是陕西省西安市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房地产业协会开发协会)、学会,各会员单位,各有关单位:为促进房地产行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住宅品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定于 2025年10月17日,在 ...
中国消费者报长春讯刘巍记者李洪涛)5月10日,记者从吉林省蛟河市市场监管局获悉,高三学生返校复课后,为加强学校食堂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确保复课后广大师生饮食安全,该局开展了复课后学校食堂食品安全 ...
中国消费者报重庆讯记者刘文新)重庆渝北区紫竹山庄农家乐以下简称紫竹山庄)向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虚假的主体及资质信息,违反《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相关规定,近日被重庆市渝北区市场监管局责令改正违法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