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耕地改良而酸化是土壤推技华南地区耕地退化的最主要因素,制约耕地永续利用和粮食安全。培肥为解决这一耕地质量头号难题,技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下称“资环所”)联合广东省农业环境与耕地质量保护中心开展科技攻关,入选集成创新完成降活性酸、农业农村阻潜性酸以及控酸化因子产生为核心的部主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华南三熟区酸化耕地土壤改良与培肥技术”。
目前,华南该技术模式被纳入广东省酸化耕地治理省级和县级实施方案,熟区酸化术连续3年入选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耕地改良2024年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土壤推技
瞄准产业需求,培肥打造硬核科技
据了解,技术由于多年来对耕地不合理的“重用轻养”,我国耕地土壤退化问题十分普遍。其中,华南地区耕地土壤酸化问题尤为突出,土壤酸化会导致农作物大幅减产,严重酸化区域甚至绝收。此外,土壤酸化还是南方耕地农作物重金属超标的主要原因之一。
广东省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风化淋溶作用强烈,较易形成酸性土壤,加之过去的30年间化学氮肥的大量施用,导致耕地土壤酸化加剧。广东耕地土壤平均pH值约5.5,其中pH 4.5~5.5 范围内的耕地占全省耕地面积的56.38%,pH 5.5~6.5 范围内的耕地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1.65%,土壤酸化已成为广东耕地质量的广谱性、关键性限制因素。
治理酸化土壤刻不容缓!
近年来,资环所联合广东省农业环境与耕地质量保护中心积极开展技术攻关,针对酸化耕地治理存在的实际问题,集成创新综合治理技术模式,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打造示范样板田,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扩大示范推广,致力于解决全省耕地质量头号难题,保障粮食安全。并创新集成“华南三熟区酸化耕地土壤改良与培肥技术”。
该技术涵盖基于新型碱性改良剂中和活性酸,快速将酸性土壤pH提升至适宜作物生长范围之内的“降酸”过程;减缓潜性酸释放,稳定土壤pH值的“阻酸”过程;减轻新酸化危害因子产生的“控酸”过程。
近两年,该技术模式仅在台山市和南雄市的落地面积就达到30多万亩,粮食增产10%以上。依托该技术在台山市都斛镇打造的酸化耕地治理样板田分别承担了“2022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培育暨酸化耕地治理培训会”以及“2023年全国酸化耕地治理现场观摩会”,促进了技术的应用推广。
科技创新引领,推动酸化耕地治理
广东省耕地土壤脱硅富铝化严重,采用传统碱性改良物质进行改良后很快返酸,连续施用碱性物质又会造成土壤板结、微生物活性降低、养分元素有效性差等更为严重的次生问题,酸化成为广东耕地质量的顽疾。但由于全省各区域耕地土壤类型多样、酸化特征各异、种植制度差异较大,给土壤改良带来巨大挑战。
基于“降酸、阻酸、控酸”的总体技术思路,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资环所土壤改良与培肥团队制定出个性化、可持续化的酸化土壤治理技术方案,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优化创新。
针对有机质含量中等及以下的土壤构建了“碳高盈余+活性酸消减”的增碳减酸模式,针对有机质含量中等以上的土壤构建了“碳低盈余+活性酸消减”的技术模式,针对水旱轮作区构建“旱作增碳+稻作减酸”的协同增效技术模式。近3年,酸化耕地治理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达到56万亩,实施区域土壤pH提升超0.5个单位,酸化状况得到有效缓解,粮食亩产量平均提高10%以上。
资环所积极开展酸化耕地治理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有效支撑了全省酸化耕地的治理。同广东省农业环境与耕地质量保护中心联合打造的酸化耕地治理技术路径被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评为全国农田建设优秀成果,协助省农业农村厅举办全国高素质农民培育活动(酸化耕地治理)以及全国酸化耕地治理综合技术示范推广现场会。
【来源】南方农村报
在动力电池安全领域,一个看似微小的结构改动,可能引发系统级变革。宁德时代CATL)近期推出的“L”型同侧正负极设计,正是这样的创新。宁德新款刀片电池正负极同侧,底部防爆阀容量3.2V150Ah尺寸:3 ...
岭南现代农业:连州特产+特色表演,为新年带来“连州味”_南方+_南方plus“我们产品都是帮扶产品,或是代表连州特色的一些农副产品,这次带来了连州菜心、菜心面、菜心干、玉竹干、五指毛桃等等,在北京路展 ...
全链汇聚,稻乐满仓!南沙丝苗米产业启新篇_南方+_南方plus多种水稻美食阵阵飘香,各式南沙丝苗米产品引人驻足。12月26日,南沙丝苗米推介会在广州南沙区·南沙明珠农业公园举办。活动以“粒粒南沙情 口 ...
全国道路货物运输价格指数2025年8月)一、普货整车运价指数普货整车运价指数企稳回升。8月份普货整车运价指数为103.6,环比增长0.37%,同比下降1.18%。本月普货整车运输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增幅 ...
刘德江:以“咖啡+文旅”模式,点燃乡村经济新引擎 | 农村职业经理人风采④_南方+_南方plus编者按:农村职业经理人主要职能在于为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策划运营,结合乡村本地资源情况打造特色项目,发展特色 ...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陈致信记者顾艳伟)记者近日获悉,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城县一名初三学生在未经家人同意的情况下,支付500元定金订购了一辆电动摩托车。其父母以孩子未成年为由要求取消交易,被商家拒绝。柳城县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