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之于国人,为清历史悠久、明文内涵丰富。化注清明,为清是明文重要农时,也是化注重要节日。四季轮回,为清万物生长此时,明文清净明洁。化注扫墓祭祖,为清人们追念祖先,明文缅怀英烈。化注睹物思情,为清文人寄情山水,明文吟诗作赋。化注不负春光,亲朋好友结伴,增进感情。寻根、礼敬、感恩……清明节承载了人们太多的情感和思绪。正因如此,无论时光如何更迭,传承清明传统文化是不变的主题。
寻根问祖,血脉延传。清明寄寓着思念和祈愿,也是国人追溯精神源头、唤醒家族记忆的重要时刻。在追根溯源中,人们追问自己从何而来、又因何出发,思考着生命的意义,增强着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忘本才能走得更远,刻在骨子里的家国情怀、祖德家风,不会被漫长的岁月轻易侵蚀。慎终追远、缅怀故人,既是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也是对先贤德行的传承,更是在找寻心灵栖息处。人生终有别离,珍惜当下、继续前行,是对故人最好的慰藉。
知恩图报,弘扬孝道。“孝”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之一,对于人生幸福、家庭美满、社会和谐起到了强基固本的巨大作用。古语云:生前床边一杯水,胜过坟前千堆灰。不是祭祀形式越隆重越彰显孝心,倘若表面厚葬奢祭,实则对亲人不孝不敬,就偏离了祭祀的本源和初衷。不以“忙”为借口,不以“等”为说辞,生前尽孝、死后尽哀,知恩报恩、饮水思源,充分汲取传统文化的正能量。
心若清明,时时可新。传承,不是因循守旧,而是怀旧和展新并举。经过多年提倡推广,烧纸钱、放鞭炮一去不复返,绿色、低碳的新型祭扫方式逐渐受到大众认可。技术加持下,祭祀被赋予新的仪式感,满足了人们情感表达的需求。网络祭祀平台上,一封封寄往天堂的家书情愫氤氲、催人泪下。重庆龙潭山陵园内,扫描墓碑上的二维码即可回看逝者人生,何尝不是另一种方式的“永生”?丝带寄哀思、植树祭故人、鲜花换纸钱、网页传真情……传统习俗在传承过程中不断演变,清明在与时代的碰撞中,文化内涵变得更加丰富。祭祀在心不在形,与时俱进使节日风俗与新时代需求充分对接,滋养人们心灵,才更能体现清明传承的意义。
缅怀昨日,也憧憬明天;祭奠逝者,亦催护新生。清明是伤悲与欢喜的交集,又是过去与未来的交汇。发掘和弘扬清明节的人文内涵,促进节日传统更好回归生活,唤醒民众自觉的文化传承行动,让传统血脉赓续、文化生生不息。
2025年9月10日星期三直播预告20:00直播预告:破解内卷解决方案2025起重达人孵化正式启动!走出内卷,迎新起重新时代!今晚就来到了第三场直播,接下来便是亮宝时刻!直播第三场:破解内卷解决方案直 ...
疏附县召开2024年度援疆项目工作调度会_南方+_南方plus近日,疏附县组织召开全县2024年度援疆项目工作调度会,疏附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周杰,疏附县委副书记、广州援疆工作队队长罗亮出席会议并讲 ...
“四新”英德红茶头采季,以“新”赋能英德红茶高质量发展_南方+_南方plus春意盎然的四月,正是春茶飘香的好时节,“世界红茶之乡”清远英德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盛事——英德红茶头采季。4月12日,第六届中国 ...